崆峒

招商网

崆峒招商网  >  崆峒招商引资

崆峒招商引资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总面积1936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西大街,邮编:744000。代码:620802。区号:0933。拼音:KongtongQu。目录1 基本概况2 历史沿革3 行政区划4 自然特征5 资源环境6 县区经济7 农业生产8 工业生产9 农村建设10 社会事业11 城市建设12 交通运输13 旅游资源14 名优特产15 民俗风情16 崆峒文物17 旅游景点崆峒区 - 基本概况崆峒区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现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1]崆峒区 - 历史沿革汉置泾阳县,北周改为平凉县。平凉,以苻秦灭前凉,故名。1950年由平凉县城关区设平凉市。1958年,撤销平凉县,并入平凉市;1964年撤销平凉市,恢复平凉县。1983年,撤销平凉县,设立平凉市,以平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凉市的行政区域。2002年6月2日,国务院(国函[2002]46号)批准同意撤销平凉地区和县级平凉市,设立地级平凉市。平凉市设立崆峒区,以原县级平凉市的行政区域为崆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西大街。2000年,平凉市辖3个街道、1个镇、11个乡、9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5499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东关街道 50953 中街街道 37841 西郊街道 55595 四十里铺镇 46894 安国乡 9977 崆峒乡 17726 崆峒乡 40262 白水乡 26816 花所乡 15915 草峰乡 19921 索罗乡 11195 青龙乡 6306 西阳乡 11564 大秦乡 10498 白庙乡 11114 寨河乡 12779 香莲乡 7828 杨庄乡 11243 麻武乡 4821 麻川乡 4108 峡门乡 14752 上扬乡 5512 康庄乡 8302 大寨乡 130742003年12月8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平凉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甘民区复字[2003]49号),以及平政发[2003]180号文件:批准同意崆峒区撤销青龙乡,将该乡并入安国乡;撤销杨庄乡,将该乡并入草峰镇;撤销康庄回族乡,将该乡并入大寨回族乡;撤销麻川回族乡,将该乡并入峡门回族乡。崆峒区 - 行政区划全区辖13个乡、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和一个工业园区,有252个村、14个城市社区。全区总土地面积1936.1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4万人,人口密度248.12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5.84‰。有回、满、藏、布依等18个少数民族。[2]崆峒区 - 自然特征区域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5.9℃,最低气温-15.2℃,年平均气温10.6℃,年降雨量466毫米,日照2455.7小时,无霜期180天。崆峒区 - 资源环境崆峒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藏有煤 、铁 、铜 、磷 、石灰岩 、水泥石灰岩、白云岩、陶土 、粘土、耐火粘土、石膏等16种12大矿点,其中水泥石灰岩和化工石灰岩品位较高, 储量达5亿多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1.1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2亿立方米。植物资源1300多种,动物资源50多种。电力资源电力供应充足,有120万千瓦火电厂1处,330、110千伏和35千伏特等变电站7处,小水电站1处。农产品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百合 、山药 、杏干 、黄花菜 、蕨菜 、洋芋等,畜产品质优量大,尤以牛肉 、羊肉、皮毛出名,植物资源1300多种,沙棘等经济植物和甘草等药用植物100余种,动物资源50多种,水产资源以淡水鱼 、甲鱼为主。有750千伏变电站330千伏变电站各1处,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 小水电站一处,120万千瓦平凉火电厂已正式投入营运,电力供应非常充足,同时探明市郊南塬地热水水质优良,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矿产资源平凉市崆峒区太统铁矿属小型矿床,本矿点属于二迭统山西组煤系地层中, 含矿岩系为厚层状石英砂岩及薄层状砂质、碳质而页岩,夹菱铁矿结核。菱铁矿共有三层:底层矿厚为15米,结核连接成似层状,含矿系数6.54%;中层矿厚5.52米,结核为球状,含矿系数6.54-3.7%;上层矿厚3. 94米,含矿系数为4.87-3.67%;主要铁矿物为菱铁矿,少量褐铁矿。铁品位30-40%,Mgo1.1-2%,Sio29%,地质储量43.1万吨。目前还没有开发利用。铝土 :铝土矿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产生于山西组(P1S)底 部,矿产地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境内,有大台子、红庄子、王店三地,其中大台子铝土矿规模较大, 其它两地皆为矿点。大台子铝土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2′31″, 北纬35°22′14″,位于贺兰褶带的南端, 矿床生于寒武系古地形中的喀斯特凹陷内,属陆相沉积矿物,产品位AL2O352- 69%,Sio2-20%,Fe2O30.75-1.8%,已探明C级储量5.5万吨。石灰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太统山至大台子一带,长约20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10亿吨,地质运量储量21亿吨,其中太统山化工灰岩储量为3000万吨。矿床赋存条件好 ,矿体厚度大,矿石品位优,其主要化学成份Cao50-52%,MgO<1%,Fe2O3为0.29%,AI2O3为0.85%。矿区交通条件好,有宝平、平华二级公路通过,距平凉市崆峒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10公里。目前, 开发总量200多万吨。主要有水泥厂3家,水泥年总产量为60万吨;石料厂10家,总开采量约100多万吨;白灰年产量60万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崆峒区麻川乡大台子、水泉湾等地,已探明地质储量500多万吨,地质远景储量2亿吨。矿石产于上寒武系和奥陶系,露天矿床,矿体厚度大、矿石品质好,主要化学成份MgO20.8-22%,CaO27%,MgO1.1-2%,SiO<4%,Fe2O3,0.29%,距平华、宝平公路5公里。距平凉市崆峒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15多公里,交通条件便利。崆峒区膨润土:膨润土矿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南东,东经106°48′02″-106°48′42″;北纬35°21′41″-35°22′24″。 矿区地层属上三迭统延长群中亚群,共有三个矿层,累计厚度为10. 64米,走向长200米至1000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蒙脱石占46-78%,膨润土地质储量141.37万吨。膨润土具有特殊的吸水性、 膨润性、胶结性、阳离子交换性和分散性及润滑性等,可在冶金、铸造、石油钻探、化工等工业中充当粘结剂、增塑剂、交换剂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目前平凉市崆峒区地矿局准备开发利用。地热水平凉市崆峒区地热水主要有下白垩系盆地厚层状矿岩构成的蓄热和蓄水层,其上为第三条泥岩构成的保温或隔水层。其热源和水源主要来自盆地西部地六盘山山前断裂带的补给,其地热水大概范围西至六盘山,东至庆阳宁县一带, 属甘肃省陇东地热区。平凉市崆峒区西南坡村地热井,水温17-20℃,矿化度0.81克/升,水文队普查钻孔深250米揭露出下白垩系含水层,水头高土地面30余米,自流量8800吨/昼夜,水温25℃,属地热异常点。崆峒区 - 县区经济2009年,是我区发展面临困难较大的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并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以建设甘肃和西部工贸旅游经济强区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区二次党代会精神,强化投资拉动,突出产业开发,狠抓民生改善,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116”年度工作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或超额完成,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亿元,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0美元,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4亿元,增长5.5%;财政支出完成13.34亿元,增长40.7%。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特色产业开发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以平凉电厂、海螺水泥、新世纪节能环保石灰等重大项目为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较大进展;二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基本建立,一个后发优势明显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形成;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城市化水平达到49.9%;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万元GDP能耗下降9.27%,森林覆盖率达到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678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达到3585元,增长15.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1.56亿元,增长21.6%;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到6641.36元和3362.11元,分别增长4.31%和7.83%。计划实施的十大过亿元项目总投资42.82亿元,完成投资15.5亿元,占计划14.89亿元的104.1%。涉及乡村油路、安全饮水、廉租房建设、土窑洞和地坑庄搬迁等方面的十件利民实事总投资6.1亿元,完成投资4.54亿元,占计划4.34亿元的104.6%。商贸流通商贸流通从完善设施,提高档次,扩大辐射,健全机制入手,促进商品市场更加繁荣。随着大型商业网点的建成和营运,1.3万多个商业网点遍布城乡。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93亿元,同比增长18.5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批发额101860万元,同比增长33.09%;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18559万元,同比增长9.66%。财政金融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29797万元,同比下降15.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550万元,同比下降9.08%。全年财政支出94810万元,同比增长51.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事关和谐建设和民生的重点支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65%、84.25%、88.06%和41.1%。金融运行保持平稳,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稳定增长。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50.58亿元,比上年增长31.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5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82%。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完成17919.18万元,同比增长109.08%;赔付额为6001.21万元,同比增长17.7%。人民生活在政策驱动、支柱产业增收、劳务输出拉动和经济全面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01元,增长10.38%。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增长14.82%。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67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0.48平方米。交通和邮电平凉市崆峒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 ,宝中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跨东西。银武高速、平定高速公路,平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7年实施的12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46亿元,增长15.9%,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71项,过亿元项目10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完成 30.38亿元,增长36.67%,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4.5%。交通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2007年完成货运量732.9万吨,客运量452.7万人次。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2.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含移动固话)8.71万部,移动电话10.4万部,宽带互联网用户6367户。崆峒区 - 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在整乡推进和产业开发上迈出了新步伐。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同步,农民增收与产业开发并重,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67项,完成投资4.89亿元。泾水北调饮水安全工程铺设供水干支管道1406公里,有效解决了11个乡镇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通乡油路30.2公里,硬化通村等级路103公里。完成造林4.16万亩,新修梯田1.9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8平方公里。寨河瓦赵等5个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完成投资2555万元,新增耕地3510亩。新村建设全面加快。土窑洞搬迁及危旧房改造工程建成36个示范点、3812户,“一池三改”示范工程完成7846户。大寨乡科学规划,整合项目,集中建设,率先在全区实施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建成新村示范点8个960户,累计建成24个2635户,占到全乡总户数的52.5%,为全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探索出了新路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大力推进“四个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新建早庄、高寨、梁西、强盛4个千头育肥中心和长沟、三里2个百头养殖小区,肉牛饲养量达到35.2万头。新植紫花苜蓿4.06万亩,新建500立方米青贮窖11座。大力实施优果精菜工程,加快崆峒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新建日光温室153座、拱棚1925座,以土桥、油坊等10个特色菜点建设为带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08万亩。完善国道312及北大路沿线幼园栽植和老果园改优,辐射带动塬区果树经济林发展,新植果树经济林3万亩。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面对冬春特大旱灾,积极引导群众落实抗旱保粮措施,调整种植结构,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11.16万亩、复种28.9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18.22万吨。坚持开发式扶贫,童咀、土谷堆、大张、大路4个整村推进项目搬迁贫困户80户,改造危旧房174户,新建暖棚牛舍360座。依托“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等项目,培训农民1.1万人次,输出劳动力8.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48亿元。积极开展香莲乡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试点,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崆峒区 - 工业生产强力推进建材业优化重组,平凉海螺一期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我区已具备年产540万吨优质水泥生产能力;建成2条年产30万吨节能环保石灰生产线,使石灰生产这一高污染传统行业走上了科技环保发展之路。全力争取火电上网额度,完成发电量50亿度。加快电力扩容步伐,平凉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点火试产,750千伏外出送电工程全面开工。平凉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峡门能源建材工业集中区公路运输专线建成路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 1730万元,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分别增长16%、2.8% 和62.4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下降9.27%,化学需氧量削减1379吨,超额完成了责任目标。崆峒区 - 农村建设2009年,实施5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67项,完成投资4.89亿元。泾水北调饮水安全工程铺设供水干支管道1406公里,有效解决了11个乡镇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通乡油路30.2公里,硬化通村等级路103公里。完成造林4.16万亩,新修梯田1.9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8平方公里。寨河瓦赵等5个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完成投资2555万元,新增耕地3510亩。新村建设全面加快。土窑洞搬迁及危旧房改造工程建成36个示范点、3812户,“一池三改”示范工程完成7846户。大寨乡科学规划,整合项目,集中建设,率先在全区实施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建成新村示范点8个960户,累计建成24个2635户,占到全乡总户数的52.5%,为全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探索出了新路子。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大力推进“四个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万千百十”养牛工程,新建早庄、高寨、梁西、强盛4个千头育肥中心和长沟、三里2个百头养殖小区,肉牛饲养量达到35.2万头。新植紫花苜蓿4.06万亩,新建500立方米青贮窖11座。大力实施优果精菜工程,加快崆峒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新建日光温室153座、拱棚1925座,以土桥、油坊等10个特色菜点建设为带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08万亩。完善国道312及北大路沿线幼园栽植和老果园改优,辐射带动塬区果树经济林发展,新植果树经济林3万亩。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面对冬春特大旱灾,积极引导群众落实抗旱保粮措施,调整种植结构,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11.16万亩、复种28.9万亩,粮食总产量完成18.22万吨。坚持开发式扶贫,童咀、土谷堆、大张、大路4个整村推进项目搬迁贫困户80户,改造危旧房174户,新建暖棚牛舍360座。依托“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计划”等项目,培训农民1.1万人次,输出劳动力8.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48亿元。积极开展香莲乡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试点,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崆峒区 - 社会事业社会事业在民生建设和保障能力上取得了新发展。完成了上寺台小学改扩建,建成了平凉八中教学楼、区实验幼儿园教学楼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6个乡镇文化站、90个农家书屋。中医医院住院部大楼、特殊教育学校迁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加快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撤并学校6所。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创建工作通过省上评估验收。有效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新建崆峒等5个乡镇中心服务站,成功创建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通过复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30项,建成农民体育活动场所65处,广播电视村村通无线数字电视完成入户3550户。积极开展“十优社区”创建活动,宝塔社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绿色社区”和“全省示范社区”。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9%、95%、85%、99%和100%,累计为1.3万人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915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83万人,参合率达到98.27%。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等优惠政策,为6.4万名学生免除学杂费2233.6万元,5.4万名学生免费领到教科书。积极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优惠政策,发放补贴资金324万元。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1381人,公开招考安置各类高校毕业生294人。鼓励有创业意向的人员积极创业,为733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364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9%。崆峒区 - 城市建设1993 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抢抓改革开放机遇,确定了商贸兴市的总战略,把城市建设作发展平凉、繁荣崆峒的突破口,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总方针,揭开了崆峒区历史上大规模、高起点、超常规、高速度开发建设的崭新一页,创造了崆峒千日起新城的业绩。7年多时间,在国家无投资、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实施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城市开发,完成了10亿多元的开发总量,使古城崆峒旧貌换新颜,焕发出了动人的风采。城市道路为了彻底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群众行路难的问题,1993年区委、区政府确定了东西打通四条道、南北拓开八条街的“四通八达”工程,并逐年分期实施了“四个一”工程 、“一城两街十达工程” 、“三街七路两巷”工程和“五路一街”工程等。7年来共拓宽 、新建城市道路56条,总长度82公里,总面积146万平方米,比解放后40年建设的道路总和还要多。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7年来共拆迁旧危房5000户2万多间,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建成了三里塬、砖厂等8个平房住宅小区和南苑、南极新村等10个单元式住宅楼小区,新建居民住宅楼141栋47万平方米,平房4100间5.6万平方米。使8000多户无房户、拥挤户、危房户乔迁新居,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5.2平方米提高到10.4平方米。建起街景大楼210多幢,总建筑面积62万多平方米,旧城改造完成80%以上。建起了十大宾馆、十大商厦、十大娱乐中心、十大专业市场、十大便民市场和十大旅游景点等"六个十"工程,使平凉市崆峒区作为陇东商贸中心的聚合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成城市供水改造工程,日供水能力由1.7万吨提高到5万吨,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建成排水工程36项,铺设混凝土排水管2.1万米,改变了城区排水不畅的状况;建成道路绿化带39条、花坛10座,城市绿化面积达320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1.6%,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7平方米;安装了33条道路路灯723盏,相当于解放后40年路灯建设总和;新建水厕6座、垃圾场3处;新增公共汽车34辆,新建集中供热点8处,煤气站1处,完成了广场改造及两座雕塑工程。开发建设建成了万安门等4个安居小区,占地20.71公顷,计划修建93栋7层单元式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已达25.05万平方米,其中有35栋已竣工售出,累计完成投资1.93亿元。自2001年以来,平凉市崆峒区城市总体规划1993年由同济大学编制,经省政府审定、国务院备案,现正在委托同济大学进行规划二次修编。城市路网规划为“四纵九横一环”,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电网改造总投资1.3亿元已近尾声,实现了城市规划区双环路、双电源、 绝缘化供电网络,居民电费实现微机自动抄表。国债支持的日处理 500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国债支持的城市供水二期工程总投资5100万元已全面建成验收,城市供水实现微机自动控制。城区开有8路公交车路。道路铺装率达到90%,市自来水公司日供水能力5万吨,现供量为1.8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以上。将满足2010年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 平凉市崆峒区已列为国家三北四期绿化示范县,实施城区面山和泾河川大规模高水平绿化工作正在进行。崆峒区正在争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区有始建于北宋的柳湖公园(书院),正在建设的有映月湖公园、龙隐寺公园、宝塔公园、圆通寺生态游乐园、崆峒水上乐园。崆峒区 - 交通运输平凉市崆峒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 ,宝中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跨东西。银武高速、平定高速公路,平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7年,全区实施固定资产建设项目120个,其中新建90个、续建9个,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2.23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4.04亿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年依托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3.51万亩。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358830平方米,城市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6.05平方米。交通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年完成货运量683万吨,客运量1300万人次。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2.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含移动固话)8.71万部,移动电话10.4万部,宽带互联网用户6367户。崆峒区 - 旅游资源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2008年,全区总旅游人数13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和3.6%。全年出口创汇321万美元。崆峒区 - 名优特产崆峒牌、柳湖春牌系列酒、崆峒牌书画笔、丹英牌羊毛衫、地毯、雕漆家具、木制地板、水泥、景兴牌牛骨髓油茶和玄鹤洞牌米香醋等名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平凉三宝”的百合、山药、羊皮袄等名优产品历史悠久,质地优良,食用和使用价值都很高;平凉酥饼入口酥香味长;羊肉泡馍具有地方特色和伊斯兰风味,被列入全省旅游指定食品;凉粉、酿皮等地方小吃以及近来兴起的奶汤葫芦头、羊肉涮锅和烤羊肉串等,都是人们闲暇喜爱品尝的菜肴;孔雀松、月季、国槐都是西北高原罕见的名贵树种和花卉。崆峒区 - 民俗风情茹坚陇东即甘肃东部的简称。陇东主要指庆阳、平凉两地区16个县(市),它北接宁夏,东临陕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这里曾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最早的生息地及周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戎、狄、羌、薰育(匈奴)等古老民族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经过这里汇入河西走廊。陇东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其中的民俗文化,更是一座富矿,开掘利用这诱人的矿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陇东皮影陇东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它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同时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旧时,陇东皮影戏是以食用的清油(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光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为傀儡的一种民间影子戏。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也可演出,称为热影子戏。陇东窑洞平凉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有人把民俗村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为平凉的民俗村建设定位?笔者认为,抓住黄土高原人文文化结构中的土著基因——穴居古俗的窑洞文化,也就抓住了平凉民俗村建设的根本。高芯子、车社火和马社火每逢过年闹元宵,陇东人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老携幼,涌上街头看社火。社火中最精彩的是高芯子,最有阵容的是车杜火,最为得意的是马社火。无论是高芯子、车社火还是马社火,都是真人扮假人,或表演几个历史人物,或一段戏曲场面,人物不唱、不说、不动,由座下的人、座下的车或骡马代步,在街面上游行展示。崆峒武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地理位置跨东经106o25'~107o21',北纬35o12'~34o45'。面积1936.18平方公里。泾河与胭脂河从崆峒山前后峡的层峦叠障间冲击,在龙尾山前汇合,从崆峒区的川道婉蜒东去。叶脉状的支流,又将流域南北山塬的黄土层切割成沟壑残塬。境西六盘山屏障高耸,南有太统雄峙,境内塬川峰梁峁沟谷纵横交错,扭结起伏,群山到此结穴,灵气独钟。河山形胜,蔚为大观。崆峒人民就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今天的业绩。崆峒区 - 崆峒文物崆峒是全省文物大市,历史悠久,文物丰富,历史年代齐全。区博物馆珍藏文物249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64件。在这些文物中既有新、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也有商、周时代的铜器以及出土的历代陶器及瓷器、古字画等,商代的铜爵,西汉的铜灯,战国的铜簋,西周早期的铜鼎,新石器时代的白彩尖底瓶等都是馆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藏品。商 爵安国东沟陶罐安国东沟陶罐出土钱范明代铜造像明代韩王妃香炉西汉青铜蒜头瓶周 鼎崆峒区 - 旅游景点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崆峒山位于甘肃省东部,平凉市崆峒区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主峰海拔2123.5米,游览区面积84平方公里。峰峦叠嶂,绝壁万仞,怪石突兀,林海浩瀚,流云奇观,景色秀丽。建于山峰峦嶂之上的庵、观、寺、院、楼、阁、亭、台形成8台9宫12院42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整个景区集北雄南秀于一身,融自然美和人文美于一体,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巧。崆峒山历史悠远,相传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登临问道,秦皇、汉武亦寻访仙迹,历代官宦显达、文人骚客仰慕登临者甚多,遗留的诗画、碑铭、遗迹、文物不可胜数,古称“西镇奇观”。崆峒武术享誉海内外,与武当、少林、峨嵋、昆仑形成中国五大武术流派。崆峒山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发源地之一,有“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称。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为了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景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论证,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项目于2006年开工兴建。该工程距崆峒山6公里,距市区6公里,处在中心位置,东接广成山庄,南接平泾公路,北靠崆峒风情大道,总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5亿元,崆峒山管理局为实施主体。古镇整体设计为仿明清建筑风格,均为一至二层别墅式组群,相互对应,各具特色。四面城门创意性恢复了古平凉城门,其间道路纵横交织,流水环绕,景点景观镶嵌其中,既展示出崆峒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体现了南方园林的秀丽优美,把传统的人文景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其中。古镇暖、通讯网络及电信宽带等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划分为五个功能区,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既有传统名优小吃和农家特色食品,又有中西特色的酒吧、咖啡屋;既有书法、绘画和文化娱乐演义厅,又有旅游产品展销和购物中心,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可接待国内外的大型旅游团队。崆峒古镇·问道驿站项目的建设实施,将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崆峒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今年封冻前可完成土建部分,2007年5月一期工程建成营运后,每天可增加游客400人以上,增加就业岗位3000多个,年创旅游总收入6000万元以上,对全面带动我市旅游产业开发、延伸和完善服务功能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南山生态公园按照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人居环境和人文生态城市的目标,努力营造绿色、生态的自然背景,扩大城市绿化覆盖率,2005年10月即将开园的南山生态公园占地270亩,其中基础设施硬化面积49亩,绿化美化面积221亩。计划投资900万元,用三年时间建成。南山生态公园建设突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的主题,以绿化美化为主,辅以必要的基础设施,依托南高北底、东西走向的地形,根据地域特点密植景观植物,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造型布局上以中路踏步为轴线,北面修建两台休闲广场,配套修建踏步、停车场、公园山门、文化墙、曲径步道等。南面及两侧有生态农业,种植无公害蔬菜、林果等,有利于开展“农家乐”特色旅游活动。按照秦代建筑风格设计建设的山门,仿古、透绿式四合院式游客接待中心,以黄帝问道、名家题字为内容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墙即将建成,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已经具备了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条件。崆峒区博物馆崆峒区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008.32米。有展室7间,面积为231平方米;库房2间,面积为52平方米。共有馆藏文物2755件,其中一级文物为22件,二级文物149件,三级品为321件,展出约300件。辖区内有各种文化遗址400多处,其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0处。区博物馆文物绝大部分出土于区境内,它是我区几代文物工作者斩荆棘、披霜露,抢救并保护下来的,倾注了文物工作者的大量心血。出土于我区大秦乡沙塬子的“古菱齿象”,1993年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断定并取名为“平凉古菱齿象”,被定为世界性标本;六十年代,在我区安国东沟遗址,发现了一批与临洮寺洼山有较明显区别的马鞍型口沿的陶器,考古界起名叫“寺洼文化安国式”,并载入史册。在四十里铺庙庄出土的一批青铜器,造型美观,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个别器物已载入了《中国古玩词典》。2002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博物馆实施了搬迁工程和“三铁两器”设施建设。在珍贵宝藏充分入库的情况下,分类归档,成列布展,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人。1994年被确定为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确定为平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成山庄广场山庄是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重点工程,为区委、区政府招待所,该工程由中国西北建筑总院在考察全国五星级酒店验收打分前十位的六个酒店的基础上,按国家五星级酒店标准,结合崆峒山道教文化的传统设计的。山庄西靠崆峒山,南临太统山,北傍泾河和崆峒风情大道,东距平凉市中心仅5公里。山庄内汇集了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文化研讨、商务会议、住宿餐饮等多种服务功能,能够承办政务、商务、旅游等各类活动,总占地面积303亩,概算投资1.88亿元。山庄依照道教“八卦”脉络规划,总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分为六大块:即酒店公建区、客房住宿区、高档别墅区、休闲健身区、康乐洗浴区、娱乐运动区。广成山庄一次性设计,分期实施。一期投资1.28亿元,将建成酒店公建、住宿、休闲娱乐、康乐洗浴、体育运动等五大区,二期投资6000万元,主要建成高档别墅区。2007年“五一”黄金周前建成并投入运营。广成山庄内整体建设以明清风格为主,清新典雅,古朴自然,充分体现了平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崆峒山“天人合一”的道教文化底蕴。山庄建成后绿化面积将达到63%,庄内绿草葱郁,花木成荫,湖光山色,景色宜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天门生态农业观光园天门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平凉城区西郊天门塬,占地面积2450亩,其中西塬1100亩,东塬1350亩,是平凉市生态农业重点示范园区。近几年投资678万元,完成了梯田建设、水利设施配套和道路建设及林田林网等工作。为了建设城市生态大背景,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天门生态农业观光在原来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季节性果园,配套休闲娱乐设施,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农业。2005年,计划投资505万元,建成500亩中心区,包括桃园、李子园、梨园3个观光农业园区,新植优质果园310亩;投资360万元,修建1个2层和1个3层楼宇200平方米,配套附属设备,维修水利设施,购置游船,增添水上娱乐项目;投资50万元,建设100亩的花卉育苗基地;投资45万元,完成369亩填沟造田工程建设,把天门塬建成全市一流的农业观光园。十万沟—大阴山景区十万沟—大阴山景区位于崆峒山西南,泾河峡谷南侧,距城约20公里,麻武乡城子村境内。景区面积23.8平方公里,是我区天然林资源区和旅游风景区。这里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历史景观于一体,有大小沟峁溪谷近百条。山岩奇诡,丛木阴森,溪瀑激荡,深潭吐月,百鸟和鸣。据史书记载,昔日轩辕黄帝登崆峒问道时,曾将十万军马隐于沟内,石崖间“将军窑”、“藏军洞”、“击鼓窑”以及上“教坪”、“仓房梁”,“将官墓”、“仰驾山”等古遗址仍存。较著名的风景点有“虎跳崖”等景观。老林沟风光游老林沟景区位于崆峒区峡门回族乡西山和白家山两村交界处,东临平华路沿线,西接麻武乡,南依关梁马夫灵官,北连西山村市马掌社。因其境内林木繁茂,沟壑丛生且历史悠久而得名,是一处集自然奇特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花香四溢、四季如春的自然风景区。境内东西长而南北峡,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有丰富的草山和林木资源。境内栖息麝、豹子等动物10多种;有茶花、石榴花等卉20多种;有凤凰嘴、牛鼻子山、二郞担山等自然奇特景观10多处。尤其是元代石人像遗址是老林沟内最负盛名的人文和历史景观;有天然瀑布10多条;是人们休暇郊游的理想去处。龙隐寺龙隐寺位于城西3.5公里处的龙尾山下,依山傍水,占地约300亩。这里西接崆峒山,南望太统山,两山环绕,草木茂盛,环境优雅,亭院楼阁隐现其中,自古为消夏游览胜地。据《平凉市志》载,龙隐寺原名“灵隐寺”、“兴教寺”,始建于汉唐时期,以后在明、清、民国等各代均有扩建,先后开凿洞穴5孔,有上佛殿、孔雀殿、左右配殿等建筑。龙隐寺之名,来源于唐肃宗李亨下塌寺内的传说。相传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李隆基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从马嵬(围)坡挥军北上,“通夜驰三百里至安定郡,庚子至乌氏驿,辛酉至平凉…”,曾在灵隐寺内下塌。翌年7月,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南)称帝。因皇帝是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而龙隐寺又是皇帝曾居过的地方,故“龙隐寺”之名沿用至今。龙隐寺所在的龙尾山,东西绵亘5公里,植被面积近26.7万平方米,是一座“岚霭弥漫,淹没寺观,一泓秋水如玉带,背负青山似锦袍”的名山。尤为奇绝的是,在一悬崖峭壁上,有一殿宇悬空,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树遮花掩,犹如仙阁,景色十分壮观。龙尾山的中下部有清泉4眼,泉水清澈透明,寒暑不易其形,旱涝不改其盈,千百年来,水位稳定不变。山上还有一“灵湫”,又名“龙泉”,泉水从一乳石缝隙间喷涌而出,遇悬崖后旋转激散,形似玉盘筛珠,古有“龙泉滴珠”之称,系平凉八景之一。龙泉之水相传是压在龙尾山下玉龙的眼泪所致,故有久饮明目清热、祛病益寿、白肤润肌、乌发美容之说。
招商热线:400-116-9096
投资指南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总面积1936平方千米。总人口48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西大街,邮编:744000。代码:620802。区号:0933。拼音:KongtongQu。目录1 基本概况2 历史沿革3 行政区划4 自然特征5 资... 更多

投资崆峒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泾川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崇信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华亭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平凉产业扶持政策

    崆峒土地出租出售     崆峒厂房出租出售     崆峒仓库出租出售     崆峒写字楼出租出售

    崆峒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16-9096,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16-9096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资金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